【讹】字的笔顺
- 123456
【讹】字的意思
- ①(形声。从言,化声。字本作“譌”。本义:谣言)。
▶讹
é
详细解释
1.(形声。从言,化声。字本作“譌”。本义:谣言)。
2.同本义。
譌,伪言也。——《说文》
3.字亦作“讹”。
民之讹言。——《诗·小雅·沔水》讹言大水至。——《汉书·成帝纪》
讹言
4.改变;感化。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诗·小雅·无羊》
5.变化。
式讹尔心。——《诗·小雅·节南山》岁月迁讹,斯风渐笃。——《通志》
6.不正确的。
平秩南讹。——《书·尧典》
讹音
【讹】字的引证解释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 讹:错误,误解。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郑伯与虢叔伐王子颓,杀之。郑伯享王于阙西辟,乐备。王与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原伯曰:‘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五月,郑伯如周,王飨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瑴,马三匹,非礼也。”
- - 讹:错误,不合礼法。
- 《论语·子罕》:“子曰:‘君子不器。’”
- - 讹:错误,误解。
-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 - 讹:错误,偏颇。
-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唬的忙答道:‘仙姑错了。我因懒于读书,家父母尚且每垂训饬,岂敢再冒渎神明。’”
- - 讹:错误,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