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定义
“捶胸顿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用手捶打胸部,用脚跺地。这个动作通常表达极度的悲痛、悔恨或愤怒。基本含义是指情绪激动到了极点,无法自控。
语境分析
-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人物在遭遇重大打击或失去亲人时的悲痛反应,如“他得知儿子的死讯后,捶胸顿足,痛不欲生。”
-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因为某事非常后悔或愤怒,如“他因为错过了一个重要的机会,捶胸顿足,后悔不已。”
-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行为学领域,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情绪失控的行为模式。
示例句子
- 当他听到自己的项目被取消时,他捶胸顿足,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 老王因为错过了最后一班车,站在车站捶胸顿足,懊恼不已。
- 她在葬礼上捶胸顿足,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痛。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悲痛欲绝、痛心疾首、悔恨交加。这些词汇都表达了极度的悲痛或悔恨,但“捶胸顿足”更强调了情绪的外在表现。
- 反义词:心平气和、泰然自若。这些词汇表达了平静和冷静,与“捶胸顿足”的情绪激动形成鲜明对比。
词源与演变
“捶胸顿足”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人们在极度悲痛时的自然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口语中,成为表达极端情绪的常用词汇。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常与儒家文化中的“礼”和“节”相联系,强调在极端情绪面前仍需保持一定的自制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它更多地被用来描述情绪的爆发。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同情和理解。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对无法挽回的损失时的无助和绝望。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为错过了一个重要的面试机会,感到非常后悔和愤怒,几乎想要捶胸顿足。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绪。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月影婆娑,他捶胸顿足,悔恨交加,月光下,泪痕斑斑。”
视觉与听觉联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月光下捶胸顿足的场景,背景音乐可以是悲伤的小提琴曲,增强情感的表达。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ating one's breast”,虽然也有悲痛的含义,但没有“顿足”的部分,因此在表达情绪的激烈程度上略有不同。
反思与总结
“捶胸顿足”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极端情绪,还让我意识到语言在传达情感时的力量。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欣赏汉语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捶胸顿足
的字义分解捶[ chuí ]
1.(形声。从手,垂声。本义:棒打)。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捶,以杖击也。《荀子·正论》。注:“捶笞皆杖击也。”-捶笞膑脚。
【组词】
捶鼓;捶衣裳;捶楚 [更多解释]
胸[ xiōng ]
1.(形声。从肉,匈声。本作“匈”,胸是后起字。本义:胸膛)。
2.同本义。
【引证】
《素问·腹中论》-胸满腹胀。宋·宋慈《洗冤录》-两手紧抱胸前。
【组词】
胸雪 [更多解释]
顿[ dùn ]
1.(形声。从页(xié),屯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叩头,磕头)。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顿,下首也。《周礼·大祝》。注:“拜头叩地也。”-二曰顿首。
【组词】
顿颡、顿筑、顿头、顿膝 [更多解释]
足[ zú ]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引证】
《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易·说卦》-震为足。《大戴礼记》-足恭而口圣。《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清·魏学洢《核舟记》-东坡现右足。
【组词】
足心、足炉、足不出户、足衣、足音跫然 [更多解释]
捶胸顿足
的分字组词捶胸顿足
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