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niúhòu
拼音
kǒuniúhòu
繁体
雞口牛後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应作主动"
近义词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鸡口牛后的意思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鸡口牛后】的来源
  1. 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来源:-- 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鸡口牛后】的故事
  1. 战国时期,苏秦来到韩国游说韩宣惠王抗秦,他说:“韩国地理位置优越,拥有最先进的弩机,士兵十分勇敢,可以一当面。如此强盛的国家却要向秦国称臣屈服让人耻笑,俗话说:‘宁可当鸡的嘴巴不要当牛的肛门。”宣惠王同意抗秦

【鸡口牛后】的例句
  1. 他已经明白~的道理。

鸡口牛后

的字义分解
拼音部首总笔画7

鸡[ jī ]
1.(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Gallus gallus)。
【引证】 《说文》-雞,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鳥。《汉书·五行志》-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礼记·月令》-食菽与雞。《礼记·曲礼》-雞曰翰音。《易·说卦传》-巽为雞。《周礼·大宗伯》-工商执雞。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明·归有光《项脊轩志》-鸡栖于厅。
【组词】 鸡男、鸡坊、鸡肤、鸡鹜
[更多解释]

拼音kǒu部首总笔画3

口[ kǒu ]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口分、口滑、口辅、口眼弗闭、口里摆菜碟儿
[更多解释]

拼音niú部首总笔画4

牛[ niú ]
1.(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引证】 《说文》-牛,大牲也。《易·说卦》-坤为子母牛。《左传·昭公五年》-纯离为牛。《礼记·坊记》-东邻杀牛。《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牛曰太牢。《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牛田牧田。《乐府诗集·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唐·白居易《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组词】 耕牛、牛酒、牛旄、牛性、牛埭、牛领、牛具、牛刀、牛蓑、牛骥同皂、牛后、牛眠地
[更多解释]

拼音hòu部首总笔画6

后[ hòu ]
1.(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书·舜典》-班瑞于群后。《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后帝、后夷、后辟
[更多解释]

【鸡口牛后】的常见问题

  • 1.
    鸡口牛后的拼音是什么?鸡口牛后怎么读?

    鸡口牛后的拼音是:jī kǒu niú hòu

  • 2.
    鸡口牛后是什么意思?

    鸡口牛后的意思是: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3.
    鸡口牛后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鸡口牛后的近义词是: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