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àomínzuì
拼音
diàomínzuì
繁体
弔民伐罪
用法
"作谓语;指锄强扶弱"
近义词
锄强扶弱
吊民伐罪的意思

基本定义

吊民伐罪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安抚百姓,讨伐罪恶”。其中,“吊”意为安抚、慰问,“民”指百姓,“伐”意为讨伐、攻击,“罪”指罪恶、罪行。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讨伐罪恶的同时,也要关心和安抚受苦的百姓。

语境分析

在文学作品中,吊民伐罪 常用来描述正义的领袖或英雄在对抗邪恶势力时,不仅打击敌人,还关心民众的疾苦。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政治演讲或历史讨论中,它经常被提及,用以强调领导者的责任和正义的行动。

示例句子

  1. 在古代战争中,明君总是以吊民伐罪为己任,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2. 他领导的起义军不仅打击腐败的官员,还吊民伐罪,赢得了广泛的民心。
  3.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英雄人物都以吊民伐罪为口号,号召民众反抗暴政。

同义词与反义词

同义词

  • 安民济世:安抚百姓,救助世界。
  • 救民水火: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反义词

  • 残民害理:残害百姓,违背天理。
  • 鱼肉百姓:像对待鱼肉一样对待百姓,形容残暴无道。

词源与演变

吊民伐罪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吊民伐罪,以义为利。”在古代,这个成语主要用于描述君主或领袖的正义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政治领域,也可以用于描述任何正义的行动。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吊民伐罪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理念,即领导者应该关心民众的福祉,同时在面对罪恶和不公时,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讨伐和纠正。这种思想在历史上多次被用来评价和指导政治行为。

情感与联想

吊民伐罪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义、勇敢和关怀的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为了民众福祉而奋斗的英雄形象,激发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个人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吊民伐罪 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中。例如,在面对社会不公时,人们可以团结起来,不仅揭露和对抗不公,还要关心和帮助受影响的群体。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将 吊民伐罪 融入到对正义和勇气的赞美中:

在黑暗的岁月里,英雄崛起,
吊民伐罪,光芒万丈。
他们的心中,正义如火,
照亮前路,驱散阴霾。

视觉与听觉联想

吊民伐罪 可以联想到古代战争场景,英雄挥剑讨伐敌人,同时安抚受伤的百姓。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战场的画作,英雄站在高处,指挥战斗,同时有医者在后方救治伤员。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战鼓和号角的声音,以及民众的欢呼声。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

引证解释
  1. 丞相兴仁义之兵,~,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吊民伐罪】的来源
  1. 来源:--

吊民伐罪

的字义分解
拼音diào部首总笔画6

吊[ diào ]
1.(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礼记·曲礼》-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贾谊《吊屈原赋》-敬吊先生。
【组词】 吊纸、吊问、吊死、吊祠
[更多解释]

拼音mín部首总笔画5

民[ mín ]
1.(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民,氓也。《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左传·闵公元年》-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书·舜典》-黎民阻饥。《书·盘庚上》-民不适有居。《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组词】 民夫、民户、民居、民服、民宅、民望、民牧、民情、民役、民利、民命、民和、汉民;回民;藏民;民壮、渔民;农民;牧民;民膏、民经、民熙物阜、民害、民力、民脂、民财、民纪、民祗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6

伐[ fá ]
1.(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伐,击也。《广雅》-伐,杀也。宋·苏辙《太白山祈雨词》-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
【组词】 伐祭、伐杀
[更多解释]

拼音zuì部首总笔画13

罪[ zuì ]
1.(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辠,犯法也。《尔雅》-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诗·小雅·小明》-畏此罪罟。《易·解卦象下传》-君子以赦过宥罪。《荀子·王制》-无功不赏,无罪不罚。《国语·晋语》-离桓之罪。《史记·陈涉世家》-或闻无罪。《汉书》-恶不忍闻,罪不容诛。诸葛亮《出师表》-治臣之罪。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某知罪矣。
【组词】 罪首、罪失、罪眚、罪瑕、罪祸、罪累、罪悔、罪殃、罪辜、罪衅、罪例
[更多解释]

【吊民伐罪】的常见问题

  • 1.
    吊民伐罪的拼音是什么?吊民伐罪怎么读?

    吊民伐罪的拼音是:diào mín fá zuì

  • 2.
    吊民伐罪是什么意思?

    吊民伐罪的意思是: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 3.
    吊民伐罪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吊民伐罪的近义词是: 锄强扶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