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něrè
拼音
yǎněrè
繁体
掩耳蹙頞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掩耳蹙頞的意思

词汇“掩耳盗铃”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设法掩盖。

基本定义

“掩耳盗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明明知道这样做是无效的,甚至会带来负面后果,但仍然选择这样做,以为可以逃避现实或他人的察觉。

语境分析

  •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自欺欺人的人物或行为。
  •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的愚蠢或不切实际的行为。
  •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哲学讨论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探讨自我欺骗的心理机制。

示例句子

  1. 他以为不告诉别人自己的错误就能逃避责任,真是掩耳盗铃。
  2. 明明问题已经很明显了,他还试图掩盖,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3. 在会议上,他提出的方案显然不可行,但他仍然坚持,这简直就是掩耳盗铃。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自欺欺人、闭目塞听
  • 反义词:实事求是、开诚布公

词源与演变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一个故事,后来被广泛用于描述自欺欺人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中国文化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面对现实、自我欺骗的人。它反映了中国人对于诚实和现实主义的重视。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种讽刺和批评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那些不愿意接受现实、试图通过欺骗自己来逃避责任的人。

个人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或情况,他们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但仍然选择继续,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掩耳盗铃”来形容他们。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掩耳盗铃者,自欺何其深,铃声响彻夜,梦醒方知真。”

视觉与听觉联想

想象一个人在夜晚偷偷摸摸地试图偷走一个铃铛,同时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这个画面和动作本身就带有一种荒谬和可笑的感觉。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rying one's head in the sand”,比喻鸵鸟遇到危险时把头埋在沙子里,以为自己看不见就安全了,这与“掩耳盗铃”有相似的含义。

反思与总结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用来批评那些自欺欺人的人。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加深我们对汉语文化的理解。

【掩耳蹙頞】的来源
  1. 自是虽戚里为邪行者,闻河间之名,则掩耳蹙頞,皆不欲道之。

    来源:-- 自是虽戚里为邪行者,闻河间之名,则掩耳蹙頞,皆不欲道之。

掩耳蹙頞

的字义分解
拼音yǎn部首总笔画11

掩[ yǎn ]
1.(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掩,敛也。小上曰掩。《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掩练帛,广终幅。《史记·司马相如传》-掩薄草渚。《周髀算经》-空正掩日。《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而笑。清·方域《壮梅堂文集》-掩其上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手巾掩口。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诚。
【组词】 掩圹、掩心、掩土、掩面、掩著
[更多解释]

拼音ěr部首总笔画6

耳[ ěr ]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耳,主听也。《白虎通·情性》-耳者,肾之候。《春秋·元命苞》-耳者,心之候。《鬼谷子·权篇》-耳目者,心思之助也。《易·说卦》-坎为耳。明·刘基《苦斋记》-忠言逆耳利于行。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组词】 耳目官、耳斡儿、耳朵垂子、耳根厢、耳顺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18

蹙[ cù ]
1.(形声。从足,戚声。本义:紧迫,急促)。
2.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小明》-政事愈蹙。
【组词】 蹙变
[更多解释]

拼音è部首总笔画15

頞[ è ]
1.鼻梁。
【引证】 《说文》-頞,鼻茎也。从页,安声。《素问·气厥论》-则辛頞鼻渊。《孟子·梁惠王下》-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组词】 蹙頞
[更多解释]

【掩耳蹙頞】的常见问题

  • 1.
    掩耳蹙頞的拼音是什么?掩耳蹙頞怎么读?

    掩耳蹙頞的拼音是:yǎn ěr cù è

  • 2.
    掩耳蹙頞是什么意思?

    掩耳蹙頞的意思是:蹙:缩小,皱起;頞:鼻梁。遮着耳朵,皱着鼻子。形容极其厌恶,不愿意听到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