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定义
太仓一粟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大仓库中的一粒小米”,比喻非常渺小或微不足道的事物。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物在整体中显得极其微小,不值一提。
语境分析
在文学作品中,太仓一粟 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渺小或**的微不足道。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谦虚地描述自己的贡献或成就。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统计学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某个数据点在整体数据中的微小影响。
示例句子
- 在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我的个人损失不过是太仓一粟。
- 他的贡献虽然重要,但放在整个项目中,也只是太仓一粟。
- 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一生不过是太仓一粟。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沧海一粟、九牛一毛
- 反义词:举足轻重、至关重要
同义词如“沧海一粟”和“九牛一毛”都强调事物的微小,但“太仓一粟”更侧重于在大量或大范围中的微小。反义词则强调事物的重要性或影响力。
词源与演变
太仓一粟 出自《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太仓一粟** 反映了道家思想中的相对主义和宇宙观,即万物皆有其相对的大小和重要性。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教育人们要有自知之明,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和历史中的微小。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给人以谦逊和自省的情感反应。它提醒人们不要自大,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在更广阔世界中的位置。
个人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描述自己在工作团队中的贡献,或者在讨论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时使用。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 “在时间的河流中,我如太仓一粟, 微不足道,却也自有光芒。”
视觉与听觉联想
想象一个巨大的仓库,里面堆满了粮食,而你手中只有一粒小米。这种视觉形象可以帮助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沉重的门关闭声,象征着仓库的巨大和小米的微小。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a drop in the ocean”或“a grain of sand on the beach”,都用来形容某物的微小。
反思与总结
太仓一粟 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相对大小,还提醒我们要有谦逊和自知之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太仓一粟
的字义分解太[ tài ]
1.(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2.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引证】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大也。《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易·系辞》。注:“大极者。”-易有太极。《书·洛诰》-王入太室裸。《礼记·曲礼》-太上贵德。《后汉书·樊准传》-饮而不损兹曰太。
【组词】
太虚幻境、太清、太乙、太极、太原;太侈、太无 [更多解释]
仓[ cāng ]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盖儿,中间象一扇门,下面是进出的口儿,合起来表示仓库这个概念。本义:粮仓)。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汉·贾谊《论积贮疏》-仓廪实而知礼节。《礼记·月令》。注:“藏祭祀之谷为神仓。”-藏帝藉之收于神仓。
【组词】
谷仓、仓廒、仓敖 [更多解释]
一[ yī ]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老子》-抱一而天下试。《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一丝、一碗水往平处端、一拳正打在心窝、一人做一人当、一客不烦二主、一动不如一静、一言抄百语、一缘一会、一路功名、一盘一盒、一清如水、一毫不爽、一息恹恹 [更多解释]
粟[ sù ]
1.(会意,象草木果实下垂的样子。后隶变为“西”。本义:粟子,谷子)。
2.同本义 今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一种粗糙、抗旱、但不耐霜冻的一年生禾草(Setaria italica),具有粗而重的长穗状花序,可作谷物、干草和饲料。
【引证】
《说文》-粟,嘉谷实也。《旧唐书·食货志下》-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清·邵长蘅《阎典史传》-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它物者听。
【组词】
粟入、粟粒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