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ǎo
拼音
gǎo
繁体
槁木
槁木的意思

基本定义

[槁木] 的字面意思是指枯萎的树木,即已经失去生命力、干枯的树木。基本含义通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状态极其衰败、无生气。

语境分析

  •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槁木”常用来形容景象的凄凉或人物的颓废状态,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中的“乱红飞过秋千去”可以联想到槁木的凄凉景象。
  •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槁木”较少直接使用,但可以用其比喻意义来形容某人精神萎靡或事物状态不佳。
  • 专业领域:在林业或生态学中,“槁木”可能指代枯死的树木,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有时也用于描述森林火灾后的景象。

示例句子

  1. 这片森林经过火灾后,到处都是槁木,景象十分凄凉。
  2. 他的生活态度如同槁木一般,毫无生气。
  3. 在冬天的公园里,那些槁木显得格外孤寂。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枯木、死树、朽木。这些词汇都指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树木,但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 反义词:绿树、活木、茂林。这些词汇指充满生命力、茂盛的树木。

词源与演变

“槁木”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槁(gǎo)意为枯萎,木即树木。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有“槁木之枝”等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比喻意义逐渐丰富,成为形容衰败、无生气的常用词汇。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槁木”常与“死灰”并提,形成“槁木死灰”的成语,比喻心情冷淡,对事物无动于衷。这种表达反映了古人对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视。

情感与联想

“槁木”给人以衰败、凄凉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荒凉、无助的景象。在心理上,它可能引发对生命脆弱性和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个人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徒步旅行中看到一片被山火摧毁的森林,到处都是槁木,那一刻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脆弱。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槁木之下,岁月无声,风过处,唯余叹息。”

视觉与听觉联想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一片枯萎的森林,树木干枯,枝叶凋零。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风吹过枯枝的声音,沙沙作响,增添凄凉感。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adwood”,指无用的、枯死的树木,也常用来比喻组织中的无用人员。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槁木”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深层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槁木

的字义分解
拼音gǎo部首总笔画14

槁[ gǎo ]
1.(形声。从木,高声。本义:草木枯干)。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槀,木枯也。《易·说卦传》-离为科上槁。《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荀子·劝学》-虽有槁暴。《楚辞·九叹·远逝》-草木摇落,时槁悴兮。《孟子·梁惠王上》-则苗槁矣。《荀子·王霸》-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孟子·公孙丑上》-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史记·礼书》。索隐:“干叶也。”-举若振槁。
【组词】 槁干、槁腐、槁败、槁落、败槁布地;槁箨、槁枲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4

木[ mù ]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墨子·公输》-宋无长木。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木石、木化石、木芽、木表、木披、木斧
[更多解释]

【槁木】的常见问题

  • 1.
    槁木的拼音是什么?槁木怎么读?

    槁木的拼音是:gǎo mù

  • 2.
    槁木是什么意思?

    槁木的意思是:枯槁的树干:形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