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1920年苏维埃俄国粉碎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战争。苏俄人民和红军在列宁为首的俄国共产党(布)领导下,1918年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叛乱,打败反革命分子在萨马拉建立的政府军。1919-1920年先后挫败了协约国组织的三次进攻即高尔察克的白军从西伯利亚的进攻;邓尼金的白军从南方的进攻;波兰地主军队和弗兰格尔的白军的进攻,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苏俄国内战争
的字义分解苏[ sū,sù ]
1.(形声。从艸,稣(sū)声。从艸,与植物有关。本义:植物名,即紫苏)。
2.柴草。
【引证】
《颜氏家训》-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 [更多解释]
俄[ é ]
1.(形声。从人,我声。本义:倾斜)。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俄,行顷也。《诗·小雅·宾之初筵》-侧弁之俄。扬雄《羽猎赋》。注:“卬也。”-俄轩冕。张衡《归田赋》-于时曜灵俄景。
【组词】
俄景 [更多解释]
国[ guó ]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更多解释]
内[ nèi,nà ]
1.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2.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内患、内事、内睦、内噬、内寇 [更多解释]
战[ zhàn ]
1.(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战阀、战垒 [更多解释]
苏俄国内战争
的分字组词苏俄国内战争
的相关词语dōng fāng huì lǐ yǔ sū yī shì yín háng
东方汇理与liǎng sū
两wū sū lǐ jiāng
乌lì sū
利zhōng é kān fēn xī běi jiè yuē jì
中zhōng é mì yuē
中zhōng é ní bù chǔ tiáo yuē
中zhōng é ài huī tiáo yuē
中yī guó sān gōng
一yī guó liǎng zhì
一yī dí guó
一敌yī yán shòu guó
一言寿dīng nèi yōu
丁dīng nèi jiān
丁sān nèi
三sān shī shén bào tiào,qī qiào nèi shēng yān
三尸神暴跳,七窍sān dà zhàn yì
三大sān zhān sān běi
三bù xuān ér zhàn
不宣而bù zhàn ér kuì
不wàn hè zhēng liú
万壑wàn mǎ zhēng xiān,huá liú luò hòu
万马bù zhēng
不bù zhēng qì
不【苏俄国内战争】的常见问题
- 1.苏俄国内战争的拼音是什么?苏俄国内战争怎么读?
苏俄国内战争的拼音是:sū é guó nèi zhàn zhēng
- 2.苏俄国内战争是什么意思?
苏俄国内战争的意思是:1918-1920年苏维埃俄国粉碎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战争。苏俄人民和红军在列宁为首的俄国共产党(布)领导下,1918年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叛乱,打败反革命分子在萨马拉建立的政府军。1919-1920年先后挫败了协约国组织的三次进攻即高尔察克的白军从西伯利亚的进攻;邓尼金的白军从南方的进攻;波兰地主军队和弗兰格尔的白军的进攻,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