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zhǐdài
拼音
zhīzhǐdài
繁体
知止不殆
用法
"作谓语、定语;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近义词
知足不殆
知止不殆的意思

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引证解释
  1.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仁,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的来源
  1.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来源:--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止不殆

的字义分解
拼音zhī,zhì部首总笔画8

知[ zhī,zhì ]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庄子·外物》-心徹为知。《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
[更多解释]

拼音zhǐ部首总笔画4

止[ zhǐ ]
1.(“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仪礼·士昏礼》。注:“足也。”-北止。《易·噬嗑》-屦校灭止。《汉书·五行志》-举止高。《汉书·食货志》-四之日举止。《汉书·刑法志》-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7.停住,中断进程。
【引证】 《广韵》-止,停也,息也。《吕氏春秋·下贤》。注:“止,休也。”-亦可以止矣。《韩诗外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三国志·诸葛亮传》-羽飞乃止。《资治通鉴·唐纪》-雪止。《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絮絮不止。
[更多解释]

拼音bù,fǒu部首总笔画4

不[ bù,fǒu ]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勾、不才、不才之事
[更多解释]

拼音dài部首总笔画9

殆[ dài ]
1.(形声。从歹(è),台声。本义:危险)。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殆,危也。《诗·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视民梦梦《书·秦誓》。传:“危殆。”-亦曰殆哉。《左传·昭公四年》。注:“危也。”-晋有三不殆。《荀子·议兵》。注:“谓危亡也。”-兵殆于垂沙。《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韩非子·三守》-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韩非子·扬权》-备危恐殆,急置太子,祸乃无从起。《韩非子·忠孝》-此二者,殆物也。
【组词】 殆危
[更多解释]

【知止不殆】的常见问题

  • 1.
    知止不殆的拼音是什么?知止不殆怎么读?

    知止不殆的拼音是:zhī zhǐ bù dài

  • 2.
    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

    知止不殆的意思是: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 3.
    知止不殆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知止不殆的近义词是: 知足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