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亦作"躡蛩"; 《吕氏春秋.不广》"北方有兽,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趋则踥,走则颠,常为蛩蛩距虚取甘草以与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虚必负而走。"后因以"躡蛩"比喻两者关系亲密无间。
蹶蛩
蹶[ juě ]1.(形声。从足,厥声。本义:倒下,跌倒)。2.同本义。【引证】 《说文》-蹶,僵也。《吕氏春秋·慎行》-小人之行,不蹶于山。《吕氏春秋·尽数》-处足则为萎,为蹶。唐·李朝威《柳毅传》。又如:蹶角(额角叩地,表示恭敬诚恳);蹶踬(跌倒,颠仆);蹶躄(颠跌,奔波);蹶踣(颠仆,跌倒);蹶跌(跌倒)-毅恐蹶仆地。 [更多解释]
蛩[ qióng ]1.蝗虫的别名。【引证】 《淮南子》-飞蛩满野。 [更多解释]
yī juě bù xīng
yī jué bù zhèn
shāng jué
jiāng jué
hán qióng
dòu qióng
àn qióng
qiū qióng
【蹶蛩】的常见问题
蹶蛩的拼音是:jué qióng
蹶蛩的意思是:亦作"躡蛩"; 《吕氏春秋.不广》"北方有兽,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趋则踥,走则颠,常为蛩蛩距虚取甘草以与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虚必负而走。"后因以"躡蛩"比喻两者关系亲密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