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máohuángyuè
拼音
báimáohuángyuè
繁体
白旄黃鉞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出师打仗"
白旄黄钺的意思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引证解释
  1. 某十八岁同父起义,~,平定两京。

【白旄黄钺】的来源
  1. 来源:--

白旄黄钺

的字义分解
拼音bái部首总笔画5

白[ bái ]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2.同本义。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引证】 《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汉书·贾谊传》-白昼大都之中。《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渔父》-须眉交白。《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战国策·燕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组词】 雪白、白衣
[更多解释]

拼音máo,mào部首总笔画10

旄[ máo,mào ]
1.年老。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下》-反其旄倪。
【组词】 旄倪、旄期

3.眼睛昏花。
【引证】 《战国策》-旄不知人。
[更多解释]

拼音huáng部首总笔画11

黄[ huáng ]
1.(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黄色。
【引证】 《说文》-黄,地之色也。《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礼记·郊特牲》-黄者中也。《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唐·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得张黄盖。
【组词】 黄烘烘、黄干干、黄骝、黄盖
[更多解释]

拼音yuè部首总笔画10

钺[ yuè ]
1.(戉,形声。本义: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戉,大斧也。《书·牧誓》。传引《六韬》:“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戉,经传皆以铖为之。”-王左杖黄戉。《说文》。伟借为戉。-钺,车銮声也。《书·顾命》-一人冕执钺。张衡《东京赋》-授铖四七。《汉书·李广苏建传》-斧钺汤镬
【组词】 钺钺、钺斧、钺下
[更多解释]

【白旄黄钺】的常见问题

  • 1.
    白旄黄钺的拼音是什么?白旄黄钺怎么读?

    白旄黄钺的拼音是:bái máo huáng yuè

  • 2.
    白旄黄钺是什么意思?

    白旄黄钺的意思是:比喻有关征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