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名。
野苬
野[ yě ]1.(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2.同本义。【引证】 《说文》-野,郊外也。《说文》。段注-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易·坤》-龙战于野。《书·牧誓》-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诗·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体国经野。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野茫茫。明·魏禧《大铁椎传》-光照旷野。【组词】 野外、野生;野渡 [更多解释]
苬[ suī ]1.一种菌类植物,即“木灵芝”。 [更多解释]
sān yě
xià yě
dōng běi yě zhàn jūn
dōng yě
【野苬】的常见问题
野苬的拼音是:yě xiú
野苬的意思是: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