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定义
“染翰操觚”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染、翰、操、觚。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笔蘸墨写字”,其中“染”指蘸取,“翰”指毛笔,“操”指操作或使用,“觚”指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因此,“染翰操觚”整体上指的是书写的行为,尤其是指用毛笔在木简上书写。
语境分析
在文学语境中,“染翰操觚”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的书写活动,强调其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不太常用,可能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正式的文学作品中。在专业领域,如书法、文学研究等,这个成语可能会被用来讨论古代书写工具和书写方式。
示例句子
- 他在书房中染翰操觚,笔下生花,每一字每一句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 古代文人常以染翰操觚为乐,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 在那个没有电脑的时代,人们都是通过染翰操觚来记录历史和思想的。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 反义词:无(因为这个成语特指一种文化活动,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词源与演变
“染翰操觚”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的书写*惯。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书写工具和材料发生了变化,但这个成语仍然保留了其原始的意义,用以形容书写或创作的行为。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书写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因此,“染翰操觚”不仅代表了书写行为,也象征着文化传承和艺术追求。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给人以古典、雅致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书房、墨香和书卷气。它唤起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书法课上体验过“染翰操觚”的感觉,那种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的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染翰操觚夜未央,墨香飘溢满书房。”
视觉与听觉联想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文人坐在古色古香的书房中,手持毛笔,在宣纸上缓缓书写,四周弥漫着淡淡的墨香。这样的场景可能会伴随着古琴的悠扬旋律。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p the quill in the ink”(用羽毛笔蘸墨水),虽然工具不同,但表达的都是书写的行为。
反思与总结
“染翰操觚”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书写的行为,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在现代社会,虽然书写工具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个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染翰操觚
的字义分解染[ rǎn ]
1.(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染,以缯为色也。《周礼·序官》。注:“兰ň象斗之属,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掌染草。
【组词】
染博士、染服、染户、染茜、染采、染事、染网、一股暖流染红了她的两颊;染指甲;染头发 [更多解释]
翰[ hàn ]
1.(形声。从羽,倝(gàn)声。本义:天鸡,也叫锦鸡或山鸡)。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翰,天鸡,赤羽也。《逸周书·王会》-蜀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鸡。
【组词】
翰音 [更多解释]
觚[ gū ]
1.(形声。从角,瓜声。本义:中国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形,细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容量3升,一说是2升)。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觚,乡饮酒之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仪礼·特牲礼记》。注:“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五升。”-二觚。《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执觞觚杯豆而不醉。《仪礼·燕礼》-坐取觚洗。《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红楼梦》-左边几上文王鼎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
【组词】
觚不觚、千盅百觚;美人觚 [更多解释]
【染翰操觚】的常见问题
- 1.染翰操觚的拼音是什么?染翰操觚怎么读?
染翰操觚的拼音是:rǎn hàn cāo gū
- 2.染翰操觚是什么意思?
染翰操觚的意思是:翰:毛笔;操觚:拿木简写文章。指提笔作文。
- 3.染翰操觚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染翰操觚的近义词是: 染翰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