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靠封邑租税生活; 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食邑
食[ shí,sì,yì ]1.——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更多解释]
邑[ yì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囗(wéi),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本义:国)。2.古代称侯国为邑。【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敞邑。古国邑通称。”朱骏声通训定声:“《书》‘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谓国。”-邑,国也。《左传·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组词】 敝邑 [更多解释]
yī rì bù zuò,bǎi rì bù shí
yī guā gòng shí
yī shí wàn qián
yī shí sān qǐ
wàn shì zhī yì
xià yì
xiāng yì
yú yì
【食邑】的常见问题
食邑的拼音是:shí yì
食邑的意思是:靠封邑租税生活; 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