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ozhīchén
拼音
táozhīchén
繁体
逋逃之臣
用法
"作宾语;指逃犯"
逋逃之臣的意思

逃亡的罪臣。

【逋逃之臣】的来源
  1. 以单于屈体称臣奉使朝贺,无有二心,而今反受其逋逃之臣,是贪一夫之得,而失一国之心。

    来源:-- 以单于屈体称臣奉使朝贺,无有二心,而今反受其逋逃之臣,是贪一夫之得,而失一国之心。

逋逃之臣

的字义分解
拼音部首总笔画10

逋[ bū ]
1.(形声。从辵(chuò),甫声。逋的原始意义是奴隶逃亡。本义:逃亡,逃跑)。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逋,亡也。《书·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书·大诰》-于伐殷逋播臣。《书·武臣》-为天下逋逃主。《左传·僖公十五年》-六年其逋。明·马中锡《中山狼传》-狼失声而逋。
【组词】 逋臣、逋逃薮、逋客
[更多解释]

拼音táo部首总笔画9

逃[ táo ]
1.(形声。从辵(chuò),兆声。本义:逃走,逃跑)。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逃,亡也。《庄子·外物》-许由逃之。《韩非子·喻老》-恒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韩非子·内储说上》-处于逃。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逃未及远。明·张溥《五人墓碑记》-脱身以逃。
【组词】 逃闪、逃越、逃生子、逃犯、逃军
[更多解释]

拼音zhī部首总笔画3

之[ zhī ]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更多解释]

拼音chén部首总笔画6

臣[ chén ]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臣,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礼记·礼运》-仕于公曰臣。《国语·晋语》-事君不贰是谓臣。《左传·成公二年》-臣治烦去惑者也。《书·费誓》。郑注:“臣妾,厮役之属也。”-臣妾逋逃。《礼记·少仪》。注:“谓囚俘。”-臣则左之。《韩非子·五蠹》-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组词】 臣妾、臣役、臣御、臣宰
[更多解释]

【逋逃之臣】的常见问题

  • 1.
    逋逃之臣的拼音是什么?逋逃之臣怎么读?

    逋逃之臣的拼音是:bū táo zhī chén

  • 2.
    逋逃之臣是什么意思?

    逋逃之臣的意思是:逃亡的罪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