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izhì
拼音
hàizhì
繁体
不以辭害志
用法
"作谓语;用于文章"
不以辞害志的意思

基本定义

“不以辞害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因为言辞而损害意志或意图”。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表达时,不应该因为言辞的华丽或繁复而掩盖或扭曲了真正的意图和目的。它提倡简洁明了、直指人心的表达方式。

语境分析

在文学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过分追求文辞华丽而忽视内容实质的作品。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在交流时,言辞要服务于表达的目的,而不是成为障碍。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演讲中,这个成语提醒人们要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避免因言辞的复杂性而引起误解。

示例句子

  1. 他的演讲虽然辞藻华丽,但内容空洞,真是“不以辞害志”的反面教材。
  2. 写文章时,我们应该牢记“不以辞害志”,力求言简意赅。
  3. 在法庭上,律师的发言必须“不以辞害志”,确保每一句话都能准确传达法律意图。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言简意赅、直抒胸臆、言之有物
  • 反义词:辞不达意、言之无物、华而不实

词源与演变

“不以辞害志”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君子不以辞害志”,意在强调君子在表达时不应因言辞而损害真正的意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成为指导人们有效沟通的重要原则。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言必信,行必果”的价值观,强调言行一致,言辞要服务于实际行动。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公共演讲和写作中,提醒人们要注重内容的实质性。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正面的,它让我联想到清晰、直接的沟通方式,以及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性和矫饰。在思维和表达上,它鼓励我追求简洁和真实。

个人应用

在我的写作和演讲中,我经常提醒自己要“不以辞害志”,确保我的言辞能够准确传达我的意图和观点。例如,在一次学术报告中,我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专业术语的过度使用,确保听众能够理解我的研究成果。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言辞如风,轻抚心田,
不以辞害志,真意自现。

视觉与听觉联想

在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山顶,用简单的话语向山谷中的听众传达重要的信息。在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清晰、有力的演讲声音,没有多余的修饰,直击人心。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on't let your words get in the way of your message”,强调的是言辞不应成为传达信息的障碍。

反思与总结

“不以辞害志”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在沟通时要注重实质内容,避免言辞的复杂性和矫饰,追求简洁、直接的表达方式。通过深入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有效沟通的原则。

【不以辞害志】的来源
  1.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来源:--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不以辞害志

的字义分解
拼音bù,fǒu部首总笔画4

不[ bù,fǒu ]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勾、不才、不才之事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4

以[ yǐ ]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小尔雅》-以,用也。《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以疏间亲以耳为目以指测河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13

辞[ cí ]
1.(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辞,讼也。《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善于辞案条教。《书·吕刑》-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
[更多解释]

拼音hài部首总笔画10

害[ hài ]
1.何不。 同: 曷
【引证】 《书·大诰》-王害不违卜。《诗·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孟子·梁惠王上》-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汉书·翟方进传》-予害敢不于祖宗安人图功所终?
[更多解释]

拼音zhì部首总笔画7

志[ zhì ]
1.(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志,意也。《国语·晋语》-志,德义之府也。《孟子》-夫志,气之帅也。《毛诗序》-在心为志。《春秋·说题辞》-思虑为志。《荀子·解蔽》-志者,臧也。《鬼谷子·阴府》-志者,欲之使也。《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后汉书·班超传》-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唐·韩愈《县斋有怀》-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组词】 志志诚诚、志局、志干、志意、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志虑、志抱、志尚、志况、志好、志略、志局、志介、志高气扬
[更多解释]

【不以辞害志】的常见问题

  • 1.
    不以辞害志的拼音是什么?不以辞害志怎么读?

    不以辞害志的拼音是:bù yǐ cí hài zhì

  • 2.
    不以辞害志是什么意思?

    不以辞害志的意思是: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