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定义
“伐毛洗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砍伐毛发,洗涤骨髓”,比喻彻底改变或清除旧有的不良*惯、思想或状态,使之焕然一新。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改变。
语境分析
-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经历重大转变,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觉醒。
-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态度。
-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教育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个体在心理治疗或教育干预后的根本性变化。
示例句子
- 经过这次失败,他仿佛伐毛洗髓,整个人都变得成熟稳重了。
- 这场革命如同伐毛洗髓,彻底改变了国家的政治面貌。
- 她通过这次旅行,经历了一次心灵的伐毛洗髓,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脱胎换骨、洗心革面、焕然一新
- 反义词:故态复萌、顽固不化
词源与演变
“伐毛洗髓”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伐毛洗髓,以除其疾。”原意是指通过砍伐毛发和洗涤骨髓来清除疾病,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彻底改变的意思。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常与修身养性、自我提升联系在一起,强调通过内在的改变来达到外在的进步。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强烈的变革感和新生感,让人联想到凤凰涅槃、破茧成蝶等形象,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
个人应用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位朋友在经历了一次重大挫折后,整个人焕然一新,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刀,伐毛洗髓,心若琉璃,映照世间万象。”
视觉与听觉联想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破茧而出的蝴蝶,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新生儿的啼哭声,象征着全新的开始。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complete transformation”或“a new lease of lif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彻底改变的含义。
反思与总结
“伐毛洗髓”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描述深刻变化时有了更精准的表达方式。通过深入学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汉语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表达的多样性。
伐毛洗髓
的字义分解伐[ fá ]
1.(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伐,击也。《广雅》-伐,杀也。宋·苏辙《太白山祈雨词》-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
【组词】
伐祭、伐杀 [更多解释]
毛[ máo ]
1.(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不获二毛。《周礼·司仪》-王燕则诸侯毛。《素问·欬论》-皮毛者,肺之合也。《周礼·大司徒》-其动物宜毛物。《周礼·校人》-毛马而颁之。《诗·小雅·信南山》-以启其毛。《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傅?《韩非子·五蠹》-胚不生毛。《汉书·李广苏建传》-与旃毛并咽。唐·李朝威《柳毅传》-大小毛角。《资治通鉴·唐纪》-矢如猬毛。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组词】
毛女、毛连、刚毛、毫毛、毛笔、毛羽、毛戴、毛脉、毛悚、毛蓬蓬、毛楂楂、毛发不爽、毛耸 [更多解释]
洗[ xǐ,xiǎn ]
1.洗脚。
【引证】
《说文》-洗,洒足也。
2.姓。同“冼”。 [更多解释]
髓[ suǐ ]
1.(形声。从骨,随省声。本义:骨中的凝脂)。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