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定义
灭虢取虞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消灭虢国,夺取虞国。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原文是“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为了达到一个目的,不惜牺牲另一个,或者形容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语境分析
在文学作品中,灭虢取虞 常被用来形容战略上的短视或决策上的失误。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讨论或策略分析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示例句子
- 他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牺牲长远的合作关系,真是灭虢取虞。
- 在商业竞争中,有些公司采取灭虢取虞的策略,最终导致自身也陷入困境。
同义词与反义词
同义词: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反义词: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词源与演变
灭虢取虞 的词源直接来自《左传》中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常见的成语。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灭虢取虞** 反映了古人对于战略和决策的深刻理解。这个成语强调了长远规划和全局观念的重要性,反对短视和自私的行为。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警示的感觉,提醒人们在决策时要考虑全面,避免因小失大。它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悲剧,以及那些因为短视而失败的案例。
个人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合作关系的情况,这让我深刻理解了灭虢取虞 的含义。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将灭虢取虞 融入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昔时晋侯伐虢虞,
今日商海亦如初。
短视贪利终自误,
长计远虑方为途。
视觉与听觉联想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相邻的国家,一个因为攻击邻国而最终自己也陷入战火。这样的画面可以很好地诠释灭虢取虞 的含义。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成语可能是“burning one's bridges”(自断后路),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也有相似的警示意义。
反思与总结
灭虢取虞 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提醒我们在决策时要考虑长远,也反映了古人对于战略和智慧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应用价值。
灭虢取虞
的字义分解灭[ miè ]
1.(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尔雅·释诂》-灭,绝也。《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灭户、消灭、毁灭、灭夷、灭劫 [更多解释]
虢[ guó ]
1.(形声。从虎,寽(lǚ)声。本义:虎所抓画之迹)。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虢,虎所攫画明文也。 [更多解释]
取[ qǔ ]
1.(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 [更多解释]
灭虢取虞
的分字组词灭虢取虞
的相关词语【灭虢取虞】的常见问题
- 1.灭虢取虞的拼音是什么?灭虢取虞怎么读?
灭虢取虞的拼音是:miè guó qǔ yú
- 2.灭虢取虞是什么意思?
灭虢取虞的意思是: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 3.灭虢取虞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灭虢取虞的近义词是: 假道灭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