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yuèbiānjìngwèifǎnzhàn
拼音
zhōngyuèbiānjìngwèifǎnzhàn
繁体
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意思

基本定义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是指1979年2月17日至3月1*日,为了反击越南在边境地区的挑衅和侵略行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在中越边境地区发起的一场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是人民解放军对越南人民军的一次军事行动,目的是打击越南的侵略气焰,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语境分析

在文学作品中,该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历史**,展现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汇来讨论历史教训或国际关系。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历史研究中,这个词汇是研究的重要对象,用于分析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影响。

示例句子

  1. 在历史课上,老师详细讲解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背景和过程。
  2. 那场战争,即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对两国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着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时期的武器和装备。

同义词与反义词

同义词:中越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 反义词:和平谈判、友好交流

同义词在描述同一历史**时可能略有差异,如“中越战争”可能更侧重于战争的整体性,而“对越自卫反击战”则更强调自卫的性质。反义词则代表了与战争相对的和平解决方式。

词源与演变

该词汇直接来源于历史**的命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在日常语言中的使用频率可能降低,但在历史研究和教育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这个词汇与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紧密相关,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教育的一部分。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政策和国际关系。

情感与联想

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个词汇可能唤起复杂的情感,包括对战争的记忆、对牺牲的敬意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对于年轻一代,它可能更多地是历史课本上的一个知识点。

个人应用

个人可能在与长辈的交谈中了解到这场战争的故事,或者在参观军事博物馆时亲眼见到相关的展品。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片硝烟弥漫的土地上,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见证了勇士的荣耀与牺牲。”

视觉与听觉联想

通过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可以获得更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如战场上的枪声、士兵的呐喊等。

跨文化比较

在越南,这场战争可能被称为“中越战争”或“1979年战争”,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视角和民族情感。

反思与总结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记录了一个特定时期的*,也承载了民族的记忆和历史的教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的字义分解
拼音zhōng,zhòng部首总笔画4

中[ zhōng,zhòng ]
1.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看中、中雀、中钩、中的、中鹄

7.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中酒、中暍、中疾、中恶、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更多解释]

拼音yuè部首总笔画12

越[ yuè ]
1.(形声。从走,戉(yuè)声。本义:经过,越过)。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越,度也。《广雅》-越,渡也。《吕氏春秋·长攻》-越十七扼。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楚辞·天问》-崖可越焉?明·袁宏道《满井游记》-越天都之胁。清·姚鼐《登泰山记》-越长城之限。
【组词】 越位;越度、越绝、越陌度阡、越冬
[更多解释]

拼音biān部首总笔画5

边[ biān ]
1.(形声。从辵(chuò),臱(mián)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边,行垂崖也。《尔雅》-边,垂也。唐·李白《荆州歌》-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组词】 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边涯
[更多解释]

拼音jìng部首总笔画14

境[ jìng ]
1.(形声。从土,竟声。本义:边境,国境)。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境,疆也。《吕氏春秋·赞能》-至齐境。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6

自[ zì ]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更多解释]

拼音wèi部首总笔画3

卫[ wèi ]
1.(会意。从韋币从行。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本义:保卫;防护)。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卫,宿卫也。《玉篇》-卫护也。《战国策·赵策》-以卫王宫。《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备一夕之卫。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组词】 卫籍、守卫、自卫、捍卫、卫守、卫助、卫足、卫侍、卫社、保家卫国;卫卒、卫养、卫从、卫蔽
[更多解释]

拼音fǎn部首总笔画4

反[ fǎn ]
1.(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2.同本义 同: 翻
【引证】 《说文》-反,覆也。《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5

击[ jī ]
1.(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2.同本义。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以击柱。《资治通鉴·唐纪》-留击柝者。《楚辞·九歌·国殇》-援玉 枹兮击鸣鼓。
【组词】 击壤、击节、击鞠
[更多解释]

拼音zhàn部首总笔画9

战[ zhàn ]
1.(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2.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战阀、战垒
[更多解释]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常见问题

  • 1.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拼音是什么?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怎么读?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拼音是:zhōng yuè biān jìng zì wèi fǎn jī zhàn

  • 2.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什么意思?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意思是: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中越边境地区反击越南侵略者的作战。自1976年始,越南当局公开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和反华仇华政策,不断在中越边境制造事端,企图以武力改变边境状况。1978年下半年,越南当局在中越边境地区结集大量军队,加剧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中国边防部队于1979年2月17日被迫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3月16日在胜利完成自卫反击任务后全部撤回中国境内。